108年台大、政大政治所/政研所考取心得(甲組、選考政方)
在PTT Graduate也發了好讀版。把內心的呢喃和絮語部分刪除,並因應版眾可能的需求進行部分改寫,雖然這邊才是完整版。有興趣的讀者請移駕:
前言
我覺得,本文的受眾其實更適合大一、大二的本科系的學生觀看,但困窘的是通常會觀看研究所備考相關文章的都應該是大三下的學生了。(如果有大一大二的朋友看完可以給我一點回應嗎XD)本文不會也無能提供考前三天乃至三個月的準備必勝訣竅,定位上來說,本文僅是我自己走過來的一些心得與絮語,但這樣好像就沒有吸引人觀看的誘因了,因此本文的結構安排參照Ptt Graduate版各位先進大德的考試心得文,會先提供我的背景資料、兩所的考試成績以供參照,接著我會試圖分享一些,各考科如何準備的過來人警語與書單,最後,因為我不是考前按部就班念書的人,我想分享一些「替代方案」給能夠嚴格執行讀書計畫的你,總而言之,這篇文章九成九都只會是我的一些呢喃,如果你還願意看下去,真的謝謝你。
本文章節安排
零、致謝:寫在正文之前--沒有這些人,我的成就不會出現
壹、個人背景資料
貳、考試成績
參、從2018.09-2019.02的準備歷程
肆、我實際能上榜的致勝訣竅?
伍、老人幹古:如果我可以再來一次,會怎麼做?
陸、書單
柒、結語
致謝:寫在正文之前--沒有這些人,我的成就不會出現
總之,考上了。想不到我的人生也能跟台政雙榜畫上等號,希望還是讓我能盡量不張揚的(?)致謝。
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大概就是自我懷疑加上偶爾累積新知的成就感。
有過對自己盲目的自信,那是真的,雖然是很久很久以前;有過對自己滿滿的不自信,那也是真的,而且後者的時間遠遠多於前者。
所以也真的非常感謝幾乎所有聽聞我要考試的人都相信我會上,滿滿的肯定與祝福都讓我覺得自己何德何能;也有人說過我不會上(雖然絕大部分的時間都是我如此對自己說),但或許總是要從遍體鱗傷中才能低低地開出花來。
謝謝我一直如此幸運,還有大一到大三的我曾經努力過。
希望北漂和研究生生活順利呀。
謝謝我的父母,引一句青峰的話,「他們總是很願意看自己的孩子,做自己的樣子。」(吳青峰,2007)我想政研所並不是父母輩心中一個好的去處,我也知道母上大人可以的話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為法律人,但毫無阻撓的讓我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還是非常、非常感謝。
謝謝按讚的346人。知道自己受到這麼多人的祝福真的很好。
感謝所有中正政治的老師,我真的在各種意義與各種層面上都必須要深深感謝,特別、特別是我的兩位導師,所有對於政治學的興趣與探索的動力都無可迴避的會追溯到導師的課程,沒有客套和吹捧的成分在內,我想107級絕大部分的學生都會跟我一樣有這樣的想法。
再次感謝有留存老師講義好習慣的Annie,沒有那些講義我可能就會被成功嶺正取;謝謝用心解答我英文問題的凱弘,讓你看到我低能至極的英文程度真的害羞到爆;謝謝每天陪我吃雞的之之Y和阿壤,妳們常是我那幾個月裡一整天內唯一講話的對象,生過的氣和變過的盒子都成為我們這賽季一直吃雞的養分。
謝謝那些毫不遲疑相信我會去到112的人:冠儀、Alan、Arya、Yetta(沒有,妳好像沒有)、Clare、Theo、阿肥、晨珮、嘉宏和薏文大姊。我在考前都以不同的方式吐露自己的不安,也順便替自己可能的落榜打預防針,讓人驚訝的是你們也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回饋了你們的信心和安慰,我當真是何德何能。
還有相信我will make my dream come true and I deserve it for sure的bestie Rebe,看到這些字詞的感動真的無以復加。
我作為一個成功上榜的考生之前,首先是一個有幸擁有這些朋友的小廢物。
個人背景資料
鳳梨田/殺人魔/123/中正大學政治學系大五在學生,主修比較政治、副修國際關係,於大二時開始雙主修法律學系法學組。
大四結束時系排是五十人中的第四名,拿過一次書卷獎。課外活動若干。
在系上修過且有將課程收穫直接應用在考試的選修課:
- 政治社會學
- 政治社會化
- 國際倫理學
- 正義理論
- 台灣政經發展
- 社會民主與福利國家專題討論
- 當代中國社會
有直接將收穫用在考試上的課外經歷:
- TEDS優秀訪員
- ABS訪員
- 學生議員
考試成績
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選考政治學方法論,正取一
- 政治學:90分(會再加權60%)
- 政治學方法論:59分
- 總分:203分,最低錄取(備取)分數170分。
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甲組:正取五
- 政治學(含方法論):35分
- 比較政府與政治:43分
- 西洋政治思想史(選考):21分(OTZ)
- 英文A:66分,門檻(前60%)46分。
- 總分:165分,最低錄取(僅正取,本次無備取)分數160分。
關於成績的一些解讀與反思
台大的部分則很明顯的可以看到,完全是英文救了我,不然根本吊車尾XD
我猜會這樣的原因是,因為系上的老師會指定原文文獻作為授課教材,如果修多一點課,有時一週就要念三到四篇英文期刊論文或專書篇章,所以我的英文閱讀能力就還能吊在一個不算太差的水平。
以往PTT的心得文對英文的著墨或重視程度似乎都不高。
但今年我除了西思我束手無策以外,我另外兩科每一題都寫好寫滿,幾乎都是寫到倒數一兩分鐘才停筆。顯而易見的是,這些我寫得要死要活的專業考科分數都不算高,西思又爆幹低…(雖然這科低我也不會意外Orz)看到這成績時,內心冒牌者症候群的聲音又加大了些。反而是我寫到後來體力不支而昏睡二十分鐘的英文最高分,讓我差一點免於落榜的危機。我必須說,請看到這篇文章的你立刻把讀英文列為每日任務,GRE單字能背幾個是幾個。我自己不算是英文很好的人,上大學後除了修課要念英文用書或期刊論文,沒有再額外進修,現在想想很可惜。
如果讓我回到過去,我有可能不會雙主修,而會改申請敝校語言中心的應用外語學程吧。
從2018.09到2019.02的準備歷程
實話是,我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自我厭惡。所以跟我早早做的讀書計畫比較起來,我實際的備考進度實際上是遠遠落後的,最後也沒念完。以下臚列出我實際做完的事情,但其實沒做到的大多是指預定要念的書或章節沒念完。
考古題趨勢分析
把要考的學校的考古題抓下來,在教科書上用正字記號標出歷年考試的熱點,再根據熱點優先選擇要念的章節,當然,盡可能還是要把所有的單元、概念和思想家都念熟。
如果繼續看下去,各位可能會發現我是一個考古題導向的人。但基本上還是建議大家要對所有概念都有基本了解,再以考古題為依歸去做準備。
西洋政治思想史
我讀陳思賢老師的〈西洋政治思想史〉,這應該是台大政研所最能夠貫徹一本書主義的考科了。不過我還是沒讀完,不太習慣老師的筆法……。
今年考了柏拉圖《理想國》的三波,真的是完全不知道要怎麼樣才能準備到。聽強者說麥克里蘭的書有提及,行有餘力的話還是要採補各家學說之所長呀。
**2021.04.08更新:根據學術先進的提點,西思的答題建議不以「筆墨分數」考量為導向,似乎只要以分分合或合分合,每題以5至7行的篇幅回答即可,毋需以分點列項的方式回答。**
政治學、比較政府與政治
政治學的部分,教科書以陳義彥老師編的《政治學》為主,Andrew Heywood的政治學(原文)為輔,後者是我修政治學時老師的基礎用書。政治學兩本是打底用的,而比政我真的拿出來念的教科書只有王業立老師的《比較選舉制度》。找出不熟的考古題概念,針對各概念把各章節找出來念,有過基本概念後就上華藝線上圖書館用關鍵字找期刊論文來念。我覺得考前基本上以中文文獻為主即可,外文文獻的知識量可能要依靠過往修課的努力。
說到這裡,真的要推薦一個很好用的文獻管理與引注軟體給大家,Zotero。我一開始是從這篇文章認識這個軟體的:
功能其實就和endnote一樣,但因為我本人真的和endnote磁場不合,可能我還配不上這麼高端的軟體吧,於是看到偶像的文章時就決定嘗試看看,試用到一半心裡只有四個字。相見恨晚。非常喜歡他的文獻庫功能,如附圖所示,可以依照你想要的關鍵字、概念自行分類,然後如果有把檔案全文掛在文獻下,雙擊標題兩下甚至還可以直接叫出全文閱讀,這軟體甚至還有提供筆記欄可以記錄你的摘要或筆記,但我因為要隨時可以閱讀筆記的考量,都在evernote上作筆記。不得不抱怨一下,要是沒有用他的擴充元件抓文章的基本資料,這軟體對中文文獻的支援度真的不是很高……。
政治學方法論
我有去圖書館借〈The 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雖然沒有讀完。然後在備考期間,我實際對政方的準備就是把大二修政方時的講義及大四回去旁聽的筆記找出來念過一遍。特別是針對信度、效度、因果關係和實驗法等部分。再次感謝有留存講義的Annie。
英文
實際上寫了三個年度的A卷考古題,確認自己都會落在前50%。題外話,結果考試當天才發現原來只要前60%,但是會計入成績。在第一次寫完考古題震懾於其難度後下載Quizlet製作考古題字彙表背單字。
我實際能上榜的致勝訣竅?:運氣好而已。
看完上述文字大家應該會覺得,這個人為什麼沒有落榜?
我也不知道。
因為自己的愚蠢和盲目,我只報了台大和政大。現在想想真是後悔,第一次上考場就是最重要的學校,但在毫無練筆的情況下,一整天考試下來,除了英文和西思,我剩下兩科都寫得淋漓盡致(?)。政大也是,看到政治學的名詞解釋我都快要哭了。我今年的考運真的很好,都考出過去我剛好經歷過的事物。
- 台大政治學的第一題第一小題:政治學知識的本質。我用A.Heywood的第四個定義(" Politics as Power"),認為政治學知識就是研究權力,並舉了一些例子(比較政府會研究各國行政權與立法權間的互動關係、國際關係關注國家、國際組織與個體間的權力互動關係…等)。感謝大一的我有很認真地讀政治學課本第一章,到現在還是倒背如流Heywood所下的四個定義(政府的藝術、妥協與共識、公共事務或權力)。
- 台大政治學第一題的第二小題:感謝大四那年的我有回去聽示右車君師的政方,要是只有大二的我的知識,這小題我一定會完全棄守。雖然到最後我也只寫出技術性的旨趣。
- 台大政治學第一題的第三小題:一樣感謝回去旁聽時,示右車君師在講實證主義時,我有記下社會重建工程、涵蓋率等名詞。現在想想,台大老師們是要考政治思想與政治行動之間的關係嗎?
- 台大政治學第二題的第一小題:我看到這題心都涼了。一來是,居然考了(對我來說是)統計的題目,二來上政統時我也只學到單因子迴歸。後來硬掰出y=b+ax,然後突然開竅似(真的,感謝政治學的召喚)的想到迴歸要是interval-ratio測量尺度。
- 台大政治學第二題的第二小題:感謝我考前幾天瞄到索羅門模型,記得實驗法還可以怎麼用。
- 台大政治學第三題:這題就真的要感謝我備考期間把Huntinton的第三波民主化找出來念,對於民主化的解釋這本應該算是權威之一。單單列出Huntinton的說法我還覺得太過薄弱(畢竟並沒有背的滾瓜爛熟),後來想起讀書時為了與文獻對話,我有把政治社會學的書單找出來複習,並感謝之之Y的協助,指出外國勢力未必協助民主化--美國為了圍堵共產勢力,援助國民黨,某種意義上是推遲了台灣民主化的發生時間。於是我在考卷上寫下:「學者若林正丈則對此抱有相反看法……」謝謝我自己還記得我修過政治社會學。
- 台大政治學第三題的第二小題:但看到預測中國民主化那題我就矇了,畢竟我想像不到中國民主化的一天,所以後來在腦中盤算了一下,用刪去法最後寫下外國因素(中美貿易戰)叩關會是關鍵。但其實在這之前,我在經濟因素和外國因素之間游移,想不到哪個因素有關鍵的理由可以支持中國民主化,但我想起自己在修當代中國社會時,有提到中國的中產階級並未像西方國家一樣有扮演促進改革的角色,我寫下並決定採用外國因素來回答這一題。謝謝我自己還記得當代中國社會到底上了什麼,謝謝我當時有在聽PLP講課。
- 台大西思第一題:這是我覺得最Marvel的一部分。我考前一天晚上想說要臨時抱佛腳的時候,才第一次看完書上寫到的這部分。我的運氣真的很好。
- 台大比政第二題:感謝我修台灣政經發展時,還記得《番頭家》講的路徑依賴與機遇,我這題寫歷史制度論,但我其實根本不知道這題在問什麼。
- 政大政治學名詞解釋第一題:感謝政治社會學、台灣政經發展SCC都指定我們念了轉型正義的文章,所以考試寫了吳乃德的見解、除垢法,還有Nussbaum(從大三後就和她難捨難分呢)推崇南非作法的部分。
- 政大政治學名詞解釋第二題:居然出了政治社會化!!!(孟克吶喊臉),也感謝CKH開了這門課。
- 政大政治學名詞解釋第三題:法律系雙主修還不會寫這一題我真的可以直接去放棄雙主修。
- 政大政治學名詞解釋第四題:居然出了社會民主!!!(孟克式吶喊again)雖然當時修社會民主與福利國家時並不認真,也壓根沒有想過政治學會考這個,但憑藉著當時導讀的印象,還是勉強擠出了一些東西。
- 政大政治學申論題第一題:看到這題的心情就是「早知道去修立技」,還是憑藉著看電視、看菜市場政治學的一些記憶,還有當學生議員的經驗掰了一些。
- 政大政治學申論題第二題:這一題居然只考了20分……但有這麼多題要回答,想逼死誰?寫到最後幾個小題的時候真的放棄,寫說要從亞洲民主動態調查(Asian Barometer survey, ABS)抓資料,然後寫研究限制就是侷限於東亞新興民主國家就草草了事。我邊寫邊想居然不用TEDS而用ABS,政大老師會不會生氣呢。
大概是這樣子的。其實大部分的題目幾乎都有我過往的經歷投射在裡面,我現在不太確定是上天為了祝我好運而特別託夢給老師們要他們出我會的題目,還是當你曾經付出過的努力都勢必會交織成一面網子接住所有迎面而來的挑戰?我不知道。但我自己更願相信後者。
好像扯遠了,但我想說的是,如果連我都能做到,那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一定也可以。請認真的對待每一樣你生命中出現過的事物與機會。
除了已經來不及的,有沒有什麼可以補救的地方?
我邊寫邊想,如果我是大三、大四學生看到以上那些應該會想掐死作者。畢竟都大三了,你給我看這些還有什麼用?
我想了一下有些地方我沒有提到。寫下來希望各位還有時間去補強。
英文
台大的話,請務必不要放棄英文。
如果你高中時英文還不錯,請你以當時準備文法和閱讀測驗的努力再戰一年;如果你高中英文就不好,也別灰心,請花一些時間尋覓較好的文法書,或是網路上的英語教學影片,以搞懂文法概念(關係代名詞、關係副詞、關係子句、介係詞搭配…等)和讀懂英文文章為要,然後每天都多累積一點GRE的單字量。
作答
因為雙主修的關係,我寫申論題的次數應該有比我的同系同學多上一些,在法學教育的訓練下,我抓爭點跟分點列項的能力(跟我大一時比)有顯著的提升。
而同樣的作答模式在政治系的考試上通常也讓我拿到不低的分數,我想這套模式應該是有用的。所以,請大家檢視一下自己的考卷和作答模式,如果是方塊文章型的,沒有分點列項的,請考慮採用分點列項的作答型態。(即,一、(一)、1、 ①)
答題寫法的方式,可參照:
#1QgeU6_9 (graduate)、#1Mw_ZLNo (graduate)、#1N1g4K9k (graduate)
翻各校期中期末考的考古題。
這件事是我在考前一天才開始做的。太晚想到了。
因為我沒有熟識的台、政政治系的朋友,無從要講義和考古題,只是考前突然想到PTT有NTU-EXAM版可以找各科的期中期末考古題。不找還好,一找還倒抽一口氣,很多是自己完全沒看過的概念。
這樣做的好處是,舉個例子,結果隔天台大西思考出喀爾文,我能寫出來還是因為我前一天看了才發現我跟這概念不熟緊急惡補的成果。還是推薦大家備考時如果游刃有餘可以這樣做。
老人幹古:如果我可以再來一次,會怎麼做?
上面都是我已經有的能力,接下來想分享我自己備考時沒有的能力和經驗。希望這些讓我無數次感到懊悔的「如果」,能成為你們的「還好我有」。
每天讀英文!一小段時間也好,但真的不要放掉!
再次強調。真的不要遠離你任何可能的考科。
組讀書會
大五的生活真的是貧乏的想死。所有認識的人都畢業了,我一個禮拜只有兩天有課,禮拜三到禮拜天都閒閒無事,我的生活沒剩什麼事情要做了,只剩念書和活下去。大五上我幾乎是和社會斷裂的,自己也斷裂了,交際圈急速縮小到只剩家庭和幾個朋友,為了取得連結,我開始去做以前不會做的事,比方說每天和朋友玩吃雞手遊。
扯遠了,但我高度推薦要找人陪組讀書會,有幾個出於我自己生命經驗上的原因。
- 監督功能:我自己是沒有辦法一個人關在房間裡面埋頭念書的人,如果有人在旁邊讀書,我就會刺激自己也要奮發向上。
- 討論功能:如果有去觀察歷年考古題的話,會發現考試除了測驗對概念的熟稔度,很大一部分會考你對特定概念或現象的意見或批判。雖然這些題目是可以透過大量的文獻回顧來試圖補足,但我想真的跟人討論才更能激勵出自己的想法。(題外話:但這種題目,我不覺得是考自己的想法,而是考考生對學界對這個議題的主要分歧是否掌握到。我自己的感覺啦,希望沒搞錯。)就算沒能激勵出自己的想法,至少大家分頭去搜尋特定概念時,也可以省下一些些些閱讀文獻的力氣。
- 延續上面,組讀書會至少還有助於省力。文獻真的太多了啊,根本念不完,就算全部自己念,能唸完的書還比不上有讀書會能協助的閱讀量吧。
無奈我自己是被動臭肥宅,但要是能重來一次我應該會拉下臉問問有沒有人可以一起陪我念書吧。我永遠記得備考期間最認真的時候是和朋友揪去星巴克分買一送一,各自沉浸於書中的那個晚上。
克服惰性把書唸完
沒什麼好說的。要是有把書好好地唸完,考試前中後應該就不會被我自己的罪惡感和焦慮壓到喘不過氣吧。
練筆、找到合適的考試用筆(我用藍筆,但應該都行)
沒有錯,雖然我上面寫得很好聽,但我這次備考期間唯一自視甚高卻在事後後悔不已的就是這件事。主要是我的筆記基本上都是電子化的,(用evernote,方便隨時隨地都能打開來念,)少有寫字。
另一個原因就是以為過去幾年大量寫考卷,考試才兩天寫五百分鐘的考卷不算什麼。抓爭點已經稀鬆平常,答題架構應該也能信手拈來吧。以為過去幾年大量寫考卷,考試才兩天寫五百分鐘的考卷不算什麼。
大錯特錯。因為考試涉及的是:作答時間、作答字數、作答手速與耐力。
- 作答時間:考試只有一百分鐘,不是像在學校時動輒可以寫兩小時或三小時。一百分鐘要寫四題,如果還要扣除考試心慌、想架構,你一題只剩多少分鐘可以用?然後看看考古題,每題都有多少小題要回答?而且每場考試之間的休息時間這麼短,你手一直寫,又沒休息多久,平常沒練習的話這樣寫字一定會很痛苦。
- 作答字數:你每題能塞多少字?考卷是有限的,我在政大時考試時依稀看到有同學前面寫太多,把考卷用完後,沒有多的答案卷能寫剩下幾題。在考前一定要計算一下平均每題能用多少紙回答。-
- 作答手速與耐力:一定一定要練筆,一來是可以知道自己考試的手速極限在哪裡,二來是可以讓自己的手習慣寫字。我寫完台大的政治學後寫得太用力,導致我接下來的考科,甚至考到政大時,字都難看無比,手超級痛。(順便提醒大家要剪指甲…不然只要寫字就是折磨)
書單
把所有我這次考試有在考卷上引注到、或我覺得重要的書單編輯上來。有些書不在手上,之後可能會陸續找出來編輯上去。我自己也未必全部念完。還是提供給大家做參考。
教科書
Gravetter and Forzano. 2016. Research Method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 Canada: Nelson Education, Ltd. (5th edition.)
Heywood, Andrew. 2013. Politics. London: Red Globe Press. (4th edition)
王業立,2016,《比較選舉制度》,台北:五南。
陳思賢,2014,《西洋政治思想史》,台北:五南。
陳義彥、吳重禮(編),2016,《政治學》,台北:五南。
專書:以英文標註書名者,表示我真的是看英文版QQ 但通常是因為課堂用書的關係。
Fukuyama, Francis. 黃中憲、林錦慧、林麗雪譯,2015,《政治秩序的起源》,台北:時報。
Hollis, Martin. 1994. The 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 : an introduc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untington, Samuel P. 劉軍寧譯,2014,《第三波:20世紀末的民主化浪潮》,台北:五南。(絕對絕對要念的一本書)
Huntington, Samuel P. 黃裕美譯,1997,《 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台北:聯經。(我承認,這本借來後在考前連看都沒看…應該要看的。)
Moore, Barrington. 拓夫譯,1991,《民主與獨裁的社會起源 : 現代世界誕生時的貴族與農民》,台北:桂冠。(考前沒來得及讀完全部的書,但要是考前能讀完,關於民主化的那題應該可以寫得更漂亮吧。)
Nussbaum, Martha.C. 2006. Frontiers of Justice: Disability, Nationality, Species Membership. U.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ussbaum, Martha.C. 高忠義譯,2017,《憤怒與寬恕︰重思正義與法律背後的情感價值》,台北:商周。
Sen, Amartya Kumar. 劉楚俊譯,2001,《經濟發展與自由》,台北:先覺。
尚有台灣政經發展、政治社會學、社會民主與福利國家專題討論等課程之授課大綱指定用書若干,感謝老師指定。
期刊論文:僅列出我實際有全部讀完的。
Campbell, D. E. 2002. The Young and the Realigning: A Test of the
Socialization Theory of Realignment. Th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66(2): 209–234. 政治社會化相關文獻,感謝老師指定。
Erikson, R. S. & Stoker, Laura. 2011. Caught in the Draft: The Effects
of Vietnam Draft Lottery Status on Political Attitudes.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05(2): 221–237. 政治社會化相關文獻,感謝老師指定。
McFarland, D. A., & Thomas, R. J. 2006. Bowling Young: How Youth Voluntary Associations Influence Adult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71(3): 401–425. 政治社會化相關文獻,感謝老師指定。
吳玉山,2011,〈半總統制:全球發展與研究議程〉,《政治科學論叢》,47:1–32。
李冠和,2013,〈選舉式威權政體:選舉競爭度、穩定性與民主化〉,《政治科學論叢》,57:69–114。doi=10.6166/TJPS.57(69–114)(讀完這篇的時候在想,要是能寫出一篇這樣的論文,我就滿足了。)
郝培芝,2010,〈法國半總統制的演化:法國 2008 年修憲的憲政影響分析〉,《問題與研究》,49(2):65–98。
高頡,2014,〈多種類型的威權主義:中國政體類型的探討〉,《中國大陸研究》,57(3):1–38。
許國賢,2005,〈民主的政治成本〉,《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94(6):271–297
蔡中民,2015,〈國家資本主義的歷史發展與理論脈絡〉,《台灣政治學刊》,19(2):7–39。doi=10.6683/TPSR.201512.19(2).7–39
蔡英文,2010,〈人民主權與民主:卡爾•施密特對議會式民主的批判〉,《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2(2):139–173。doi:10.6350/JSSP.201006.0139
謝復生,1996,〈公民投票:主權在民的體現或民粹主義的濫用?〉,《問題與研究》,35(7):38–46。
魏德榮,2018,〈東亞新興民主國家政黨體系制度化的比較〉,《政治科學論叢》,77:113–140。doi:10.6166/TJPS.201809_(77).0004。
蘇子喬,2010,〈憲政體制與選舉制度的配套思考〉,《政治科學論叢》,44:35–74。(覺得這篇非常非常重要,一篇講了三大熱點,高度推薦)
以下是我沒全部念完的論文,但同樣也推薦給大家。
- APE分析(政大):可見「林宗弘,2015,〈再探臺灣的世代政治:交叉分類隨機效應模型的應用,1995–2010〉,《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7(2):395–436。」
- 蜜月期選舉與期中選舉(懷疑今年台大要考這個概念):可見「陳宏銘與蔡榮祥,2008,〈選舉時程對政府組成型態的牽引力:半總統制經驗之探討〉,《東吳政治學報》,26(2):117–180。 https://doi.org/10.6418/SJPS.200806.0117」
- 德國政府與政治、建設性不信任案:可見「蕭國忠,2007,〈德國民主化的經驗:制度性與非制度性因素之分析〉,《問題與研究》,46(1): 63–99。」
未被提及的文章大部分是我自己可能較為熟稔的概念或是不必提也必讀的文章,請別以這邊的列表為唯一依歸。還有許許多多論文躺在我Zotero的文獻庫,沒有全部念完,大多都是在Evernote上把摘要、方法、結論註記完後就先擱置,我很抱歉。若大家有興趣或許之後可以分享我Zotero的書單。
結語
仔細想想,這篇文章能起到的貢獻似乎真的有限。寫到一半時真的覺得寫出來只是讓人見笑,但想了想,這篇文章還是寫出來給大家當負面示範比較好。目前大學的階段性目標也大概是達成了,只差順利畢業這個目標了,請大家祝福我。
考試的過程中幾乎都是充滿抑鬱與自我懷疑的,而這三首是最常陪伴我的歌,分享給大家,一首訓誡自己不要抱太多期望,兩首勉勵自己還是要繼續走下去。希望大家會喜歡。
寫到這裡就是結束了。
謝謝願意看到這裡的你,雖然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會看到XD
希望你願意為我登入幫我拍個手,無論如何Medium初體驗還是不想要乏人問津,哈哈哈。
不知道這篇文章有沒有幫到你?希望我們都能一起成為更好的人,與看到這邊的你共勉之 :)